|
|
多糖包被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
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 |
|
|
|
|
关键词 :
多糖包被,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肺泡毛细血管,
弥漫性肺泡损伤(DAD)
|
|
基金资助: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4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216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12130) |
通讯作者:
朱曦(1962-),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危重医学科主任,E-mail:xizhuccm@163.com
|
作者简介: 沈子渊(1997-),女,硕士研究生,E-mail:15002208972@163.com |
[1] |
杨翠,丛竹凯,赵峰,沈子渊,朱曦.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激活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22, 42(6): 514-520. |
[2] |
张丽敏,祁亚锋,韩冰阁,牛帆,宋忠阳,颉志英,雍文兴,张志明. 白细胞介素-6和JAK2/STAT3信号通路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急救医学, 2022, 42(5): 453-457. |
[3] |
张书娟,王勇,代晓明,张永利.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22, 42(4): 331-336. |
[4] |
成爱敏,张媛莉. 中介素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8): 734-736,封3. |
[5] |
高健敏,朱勇德,符国平,林传钦,曾宗鼎. 外周血Th9和Th22细胞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0天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6): 490-493. |
[6] |
谭营帅,曹凤安,李军,李鋆璐,孙孟飞,段甲利,刘洋,邢丽华.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12): 1023-1027. |
[7] |
刘家振,姜小敢.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12): 1097-1101. |
[8] |
王映珍,蒙雁飞,马莉,李培武. 胰腺炎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12): 1086-1090. |
[9] |
郭喆,柴彦,方奕鹏,张会娟,王仲. 不同氧合评估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11): 966-971. |
[10] |
孙瑞祥,江海娇,王箴,方可,周全,张鹏,吴郊锋,叶小铭,柳军,陈璐. 体外肋膈辅助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11): 927-931. |
[11] |
贾红炜,杨志伟,侯亚男,柳亚南,杜全胜. 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1): 82-86. |
[12] |
冯学煌,黄一桂,陈钰,符征高,许俊旭,郝金香. 血清激活素-A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和IL-18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1): 41-45. |
[13] |
胡泊,李晓东,李甜,刘敬禹. 功能残气量与肺部超声评分的相关性及其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治疗的预测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1): 46-51. |
[14] |
朱卫华,冯静,刘恺丰,陈思,郭秀华,王娜,毋娜. ICU患者呼吸驱动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测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8): 709-714. |
[15] |
李晓东,李甜,邸兴伟. 基于肺动脉压力导向的最佳呼气末正压对ARDS患者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7): 619-62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