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点


守护家庭的第一道防线

——《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公众知识问答手册》书评

 

医学专业的书籍服务于医护人员,而大众急救手册服务的则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现场,专业救援力量到达之前,“第一反应人”的几分钟,往往是决定生死的“黄金时刻”。《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公众知识问答手册》正是这样一本面向普通公众的、旨在将非专业者转化为“第一反应人”的实用读物价值在于它能够有效赋能于公众,打破专业壁垒,让急救技能成为一项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内容遵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际急救与复苏指南》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写的《救护师资教程》相关的技术标准

 

一、 定位明确,读者友好

本书的写作语言极度平实,避免了所有晦涩的医学术语,即使出现也会立即加以解释。全书采用大量高清、直观的彩色图片和分步示意图,以“看图说话”的方式引导读者进行操作。逻辑结构清晰,从最基本的现场安全评估、如何进行胸外按压,到AED如何操作气道梗阻处理方法,均有一一详解。这种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非专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产生的紧张和恐慌情绪,通过极简的步骤和视觉化的指引,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门槛。

 

二、 内容科学,聚焦生存链

该手册强调了早期识别与呼救、早期CPR、早期除颤、高级生命支持。对于徒手CPR(仅按压)技术的推广,使得即使没有经过培训的人,也敢于在紧急情况下上前施救。此外,对于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急救步骤,也用非常清晰的方式呈现,这对家庭中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安全尤为重要。

 

三、适用性与阅读建议

本书非常适合所有非医疗专业的普通公众阅读和学习。建议家庭、学校、办公室、工厂、健身房等场所都应常备一本。最好的使用方式是不仅自己阅读,更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学习,甚至参加由红十字会等机构组织的标准化培训课程,通过实操练习来真正掌握这些救命的技能。定期(如每年)回顾复习也至关重要,因为急救指南也会更新,技能也会生疏。

 

 《心肺复苏(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公众知识问答手册》是一本可能永远用不上,但一旦用上就能挽救生命的“宝典”。这本书的力量不在于其学术深度,而在于其传播的广度和社会价值。它是一切急诊急救体系的起点和基石,是构筑社会公共安全防线中,最重要、也最温暖的一环。

 

《中国急救医学》编辑部  曹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