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永利,郭俊,黄伟,戴红. 俯卧位通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382-385. |
[2] |
卢涛,郝建民,邱娟,张鑫,李春红,孟宪英.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低氧血症早产儿反应的相关因素[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411-416. |
[3] |
王海,黎世贵.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降钙素原对创伤性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417-421. |
[4] |
颜瑶,徐进步,刘璐,王小娟. 累积液体平衡在ICU危重患者拔管结局中的预测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422-426. |
[5] |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循环与血流动力学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 中心静脉压急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369-376. |
[6] |
靳妍,刘志,才权,郭亮,杨琛.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小鼠酸敏感离子通道-1a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444-449. |
[7] |
张乐,张艳,夏加伟,张开义,沈含章,马仲序,刘澍,杜映荣. COVID-19患者急性期血常规和免疫指标变化对疾病评估的意义[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377-381. |
[8] |
陈晓松,陈潇男,程少文,陈泽平. 新冠疫灾的八大警示[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386-387. |
[9] |
洪霞,李硕,王斌,李燕,葛宝兰,李葆华,乔杰,马青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举措“灰色地带”管理[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388-390. |
[10] |
徐胜勇,刘爱辉,徐军,李毅,刘继海,孙朋霞,李凡,朱华栋,于学忠. 发热门诊系统升级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391-394. |
[11] |
李明,苏维,马士恒,王涛,程雪娜. 流感肺炎患者外周血中PDCD5与Bcl-2蛋白表达及其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399-403. |
[12] |
邹郁松,马雪,郭树彬,胡晓星,秦选光,常贺生,路军丽,丁小英,谷丽,刘冰,杨新乾. 综合医院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分区与分类管理实践探索[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395-398. |
[13] |
严晓薇,滑立伟,李素清,张坤,赵凯峰,段立娟,赵静媛,夏嘉鼎,李小东.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嗜酸性粒细胞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天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427-431. |
[14] |
段金旗,马丽琼,林艳,徐昌富,赵芹芳. 血清乳酸脱氢酶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432-437. |
[15] |
朱娟,刘艳,陈进. 血清miR-198和miR-30e-5p表达早期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和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 2020, 40(5): 438-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