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脑复苏的研究进展 |
邵诗幻(综述),于学忠(审校) |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
|
Progress on research of cardiocerebral resuscitation |
SHAO Shi-Huan, YU Xue-Zhong |
|
摘要 心肺复苏(CPR)术是国际公认的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但抢救成功率低。近年来,部分美国学者开始推广心脑复苏(CCR)术,并在当地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就CCR的概念、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CCR这一新型急救理念的临床认识。
|
|
关键词 :
心脑复苏(CCR),
心肺复苏(CPR),
单纯胸外按压,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法
|
收稿日期: 2017-01-01
|
基金资助: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基金(201502019) |
通讯作者:
于学忠 yxz@medmail.com.cn
|
作者简介: 邵诗幻(1992-),男,硕士研究生。 |
[1] |
谢吐秀,吕菁君,魏捷,叶璐. p62-Keap1-Nrf2信号通路在减轻NOD/SCID小鼠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8): 802-808. |
[2] |
王姝梅,张何为,冉宇. 早期脑电双频指数与乳酸清除率评估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7): 638-641. |
[3] |
金晓红,徐杰丰,张茂. 心脏骤停复苏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7): 704-709. |
[4] |
徐胜勇,朱华栋,于学忠. 急诊科心肺复苏结局与肾上腺素用量关系的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6): 538-541. |
[5] |
于海侠,韩雪,刘海洋,武丽珠,张文博,刘跃会. 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可溶性ST2NT-proBNP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2): 120-123. |
[6] |
曾雪萍,孙峰,徐军.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血流动力学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2): 192-195. |
[7] |
邓颖,胡光荣,孙辉.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1): 93-98. |
[8] |
王亚,孙峰,付阳阳. 成人院内心肺复苏质量控制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8): 649-653. |
[9] |
董勇,褚韵赟,张希洲,徐雯. 大黄萃取液对兔心肺复苏后脑组织NSE及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6): 515-. |
[10] |
孙占朋,廖晓星. 心脏骤停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6): 548-. |
[11] |
张晖,徐军,朱华栋,王江山,韩雪,范园春,于学忠. 实时质量反馈系统对心肺复苏质量衰减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4): 298-. |
[12] |
赵鹏程,毕超,姜婷,王魏魏,李春雨,陈君,邓波,吴漂女,郝瑜,张劲松,曹克将,陈彦. 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由第一目击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优势Meta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4): 350-. |
[13] |
朱妮,周满红. 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11): 1013-1016. |
[14] |
李明华,许臻晔,蒋婕,陆峰,许萍,叶继,叶静,陆一鸣. 117例院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及出院存活率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37(7): 603-606. |
[15] |
刘杰,邓超,黄国庆,邓跃林. 硝普钠对CPR后大鼠重要脏器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17, 37(7): 646-65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