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救医学  2019, Vol. 39 Issue (9): 819-824    DOI: 10.3969/j.issn.1002-1949.2019.09.002
  指南与共识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中国犬咬伤治疗急诊专家共识(2019)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
全文: PDF (1431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犬咬伤是指犬齿咬合、切割人体组织导致的皮肤破损、组织撕裂、出血和感染等损伤。除了一般化脓性感染外,犬咬伤还可引起狂犬病、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全世界每年有近亿人次被犬咬伤,我国是世界上犬只数量最多的国家,2012年就达到1.3亿只,每年咬伤人数超过1200万。犬咬伤是狂犬病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狂犬病的病死率几乎是100%。从世界范围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人数约5.9万人,99%的人狂犬病病例是由犬只传播的,小部分是通过野生动物(如狐狸、狼、豺狼、蝙蝠、浣熊、臭鼬或猫鼬等)传播。虽然近年来我国人狂犬病病例逐年下降,但仍然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认定的狂犬病高风险国家之一。犬咬伤不仅可以导致复杂、严重的伤口和并发症,还可以导致机体组织和器官损毁、身体残疾甚至死亡。近几年狂犬病一直居我国37种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前列,对我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危害。犬咬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的问题,正确的早期伤口处理、易感染伤口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根据需要及免疫史进行狂犬病等疾病的预防是犬咬伤处理基本原则。目前国内尚无可供临床参考的犬咬伤处置共识,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犬咬伤诊治水平,降低病死率,防治并发症,专家组制定了本共识。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咬伤狂犬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通讯作者: 于学忠,北京协和医院,E-mail: yxz@medmail.com.cn;赵晓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E-mail: zxd63715@126.com;刘明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E-mail:1435257562@qq.com。   
作者简介: 陈瑞丰,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E-mail: cc_rrff@126.com;陈庆军,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E-mail:cqj555@163.com。
引用本文: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犬咬伤治疗急诊专家共识(2019)[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9): 819-824.
链接本文:  
http://www.cnemergency.org.cn/CN/10.3969/j.issn.1002-1949.2019.09.002     或     http://www.cnemergency.org.cn/CN/Y2019/V39/I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