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心脏骤停(CA)后存活患者肌阵挛的发生率及影响肌阵挛患者神经预后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 2010-03~2015-10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ICU,年龄≥18岁的成人院内 CA患者 178例,按照 Utstein模式采集患者数据,记录异常活动包括惊厥和肌阵挛,并将治疗方案、心脏监护、脑电图(EEG)监测、是否行治疗性低温进行登记。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肌阵挛分为两组,依据 EEG监测有无癫痫样电活动将肌阵挛组分为癫痫性肌阵挛组和非癫痫性肌阵挛组。肌阵挛组采用脑功能评价量表(CPC)评价出院存活患者神经预后,并据此分为肌阵挛预后良好和肌阵挛预后不良两个亚组。同时分析影响患者神经预后的因素。结果 ①CA 后肌阵挛发生率为 24.2%。②肌阵挛组患者室速/室颤(VT/VF)发生率明显低于无肌阵挛组(37.2% vs. 60.7%,P<0.01)。肌阵挛组 CA绝对停止时间、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明显长于无肌阵挛组(分别为 7.67±4.63 vs. 4.47±3.72,P<0.01;26.2±15.2 vs. 20.5±15.0,P<0.05)。且两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肌阵挛预后良好组患者 VT/VF发生率明显高于肌阵挛预后不良组(62.5% vs. 26.4%,P<0.05)。肌阵挛预后良好组 CA绝对停止时间、+ROSC时间明显短于肌阵挛预后不良组(分别为 4.62±1.40 vs. 8.36±4.84,18.0±10.1 vs. 28.1±15.6,P均<0.05)。且两组入院时 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此外,肌阵挛预后良好组患者平均年龄也明显低于肌阵挛预后不良组(57.4±10.7 vs. 64.9±12.7,P <0.05)。 ④肌阵挛预后良好组任何癫痫样活动、周期性癫痫样放电发生率明显低于肌阵挛预后不良组(分别为 37.5% vs. 90%,0 vs. 56.7%,P均<0.01),肌阵挛预后良好组爆发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肌阵挛预后不良组(25.0% vs. 70.0%,P<0.05)。⑤肌阵挛预后良好组 ICU及住院间期明显长于肌阵挛预后不良组(分别为 8 d、14.5 d vs. 6 d 、9 d,P均<0.01)。⑥行 EEG监测的 38例肌阵挛患者中, 3例(10%)癫痫性肌阵挛患者脑功能评分为 CPC 2级,而 5例(62.5%)非癫痫性肌阵挛患者脑功能评分为 CPC 1级或 CPC 2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后存活患者肌阵挛发生率为 24.2%,非癫痫性肌阵挛及住院间期较长患者预后明显优于癫痫性肌阵挛患者,但本研究确有 3例入住 ICU和住院间期较长的癫痫性肌阵挛患者预后良好。因此,延长生命支持有可能使这些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