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小时血管过度负荷指数在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梗死危重症中的意义
王 飞, 孙 伟, 章 秋
230022 安徽 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分泌科(王 飞,章 秋);235000 安徽 淮北,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血液内分泌科(孙 伟)
24 hours vascular overload index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eart infarction critically ill significance
WANG Fei, SUN Wei, ZHANG Qiu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First Affil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22, China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组别入选对象 24 小时血管过度负荷指数( VOI),探讨其在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脑梗死危重症中的意义。 方法 对我院 2012 - 10 ~ 2014 - 12 收治的 2 型糖尿病并发危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46 例并发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 1,67 例并发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 2,另 166 例并发其他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 通过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24 小时 VOI、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以及生化指标检测(TC、TG、UA、HDL、FIB、GLU 及 LDL - C),分析 2 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结果 并发心、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患者 24 小时 VOI、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而观察组 1 与观察组 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 三组患者 GLU 比较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 并发心、脑梗死患者的 TC、TG、UA 及 FIB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 HDL 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 05 );观察组 1 FIB 较观察组 2 高(P < 0. 05 ),而 TC、TG、UA 及 HDL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 结论 2 型糖尿病合并心、脑梗死患者 24 小时 VOI 均有明显增加。 密切监测 24 小时 VOI 并早期干预,可能降低 2 型糖尿病后期并发心、脑梗死危重症发生的风险。
关键词 :
血管过度负荷指数 ,
2 型糖尿病 ,
心肌梗死 ,
脑梗死
收稿日期: 2015-04-14
通讯作者:
章 秋(1965 - ),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E - mail:aynfmk@ 163. com。
作者简介 : 王 飞(1983 - ),男,主治医师,E - mail:49241055@ qq. com。
[1]
刘伯轩,陈成,龚九妹,李东璟,肖淳文,徐旭东. 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9): 878-881.
[2]
李红艳,王龙安,李静宇.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变化趋势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7): 633-637.
[3]
刘肖君,曾敏,符秀虹,何杨利,陈积雄. 血清miR-302b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7): 678-681.
[4]
姜辉,张楠,曹孟孟,朱华栋. 消化道出血合并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6): 573-577.
[5]
张波,张彦宏,陈立涛. Apelin-13对急性心肌梗死家兔心肌重构的影响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6): 587-590.
[6]
李艳秋,陈广生,马德渊,贾仲瑞.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预后的预测价值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5): 412-415.
[7]
刘长智,周柱江,卢剑海,左六二. 体外膜肺氧合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4): 377-381.
[8]
黄干洪,刘东华,肖俊会,徐志奇,李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再灌注后2小时应用西地兰对心脏胶原代谢的影响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3): 226-232.
[9]
雷大洲,王岩,周凡,李世勋. 冠状动脉内应用尿激酶原溶栓联合PPCI对STEMI患者的即刻及长期疗效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3): 238-241.
[10]
羊子伦,羊壮绵,郑伟民,吴晓东,陈运起. 血清miR-1及miR-499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3): 248-253.
[11]
邓伟,李依玲,余树春. 治疗性浅低温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展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3): 290-294.
[12]
易铁慈,翁浩宇,李建平,霍勇. 中国STEM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2): 145-152.
[13]
汤莉莹,白玉芝,王晶,茹静,赵霞,安芸. 应激性高血糖及氧化应激产物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1): 57-60.
[14]
詹鹏,徐磊,杨天和,张云东.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体液正平衡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8): 690-694.
[15]
李瑞娜,李红,李博. 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5): 399-.